姓名 |
童胜富 |
加入时间 |
2009-10-28 21:54:21 |
内容 |
大家好,请大家帮我找老家。我爷爷是从湖北武汉到昆山的。爷爷叫;童鹤龄,父亲原来叫;童杨铭,后改名叫;童阿明。听父亲说过在湖北有位大伯叫;童杨志。原有书信来往,但因年久,不知下落。望大伯及其后人与我联系。0512-55128935 13952452831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
|
|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 |
|
姓名 |
童正淙 |
加入时间 |
2009-10-22 21:18:49 |
内容 |
賢進宗長您好!您九月台灣旅遊及參加祭祖,正淙有幸欣逢您,沒想到在浙江童氏宗親網(超優質的網站)又見您,真有緣份。送您童氏世系遷徙史,我漏了您的世系資料,在這裡為您補上:宋嘉定初年(約120?年)童吉公從浙江桐廬遷福建甯德市壽甯縣鳌陽鎮禾洋村。後裔分佈福建甯德市壽甯縣、福鼎市、浙江溫州市泰順一帶。有空e-mail給我,我會e-mail新的童氏世系遷徙史給您,祝福您
|
QQ: |
电子邮箱:tung76@xuite.net |
|
地址: |
|
姓名 |
童长良 |
加入时间 |
2009-10-20 20:03:44 |
内容 |
站长您好!感谢您为童氏宗亲所做的各项工作,您们辛苦了。童氏网站的开通,为各地宗亲相互沟通.相互交流,为追寻源流,寻根觅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雁门古郡千秋永在,童氏后裔万古流芳。通过网上搜寻信息,我地已与远隔千里的广东英德市的宗兄弟取得了联系,他们也如愿找到了祖公的祖籍地。从此二地互相往来,欢聚叙谈。现在全国各地还有很多宗亲由于年代久远,渊源无从考证,或知道上祖的祖籍地,但又无法联系。希望各地宗亲多登寻这个网站,搜寻有关信息,通过各种方式,尽快找到自己的祖籍地。
雁门童氏永定理事会成立二年多来,尽心尽责,已与内外地宗兄弟取得了联系,有从池溪村迁往上杭县兰溪镇沈田村的,还有从池溪村迁往漳平市双洋镇中村村的,又从池溪村迁往广东英德市和清远市的,从长化村迁往广东石门岭的,这些迁出的祖辈已有好几百年了的历史了。本理事会会长永林因身体原因,现由育华担任,其它无变动。会长联系电话:13599636410
【站长】感谢理解和支持
|
QQ: |
电子邮箱:tcliang2008@sinacom |
|
地址: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凤城镇中心路西七巷三号 |
|
姓名 |
童贤进 |
加入时间 |
2009-10-17 10:03:48 |
内容 |
我是福建福鼎童贤进,字辈是[贤]字辈。
麻烦查询浙江有[家][德][贤][继]顺序排列的
宗亲记录。
如有请问有谁与我同字辈资料与祖先资料。
谢谢
15980089198
【站长】浙江泰顺泗溪镇秀垟村童氏与你们为同一支,不知其它地方还有同宗吗?
|
QQ: |
电子邮箱:286494552@qq.com |
|
地址: |
|
姓名 |
童兴波 |
加入时间 |
2009-10-16 22:54:52 |
内容 |
http://www.tongs.org.cn/guestbook.asp安徽 肥东人
|
QQ:109818690 |
电子邮箱:http://www.tongs.org.cn/guestbook.asp |
|
地址:安徽 肥东人 |
|
姓名 |
童育发 |
加入时间 |
2009-10-16 9:48:45 |
内容 |
童氏前辈们!团结一心,自立更生,奋发图强!police.119@163.com
[站长]童氏后生们!团结一心,奋发图强!未来是你们的。
|
QQ: |
电子邮箱:police.119@163.com |
|
地址: |
|
姓名 |
童开淦 |
加入时间 |
2009-10-15 23:38:21 |
内容 |
出门在外,我只看到几个是本家人.好像只有二三个人.现在有了这个网站就好了.tkg3526@yahoo.com.cn
[站长]请问你是哪里的?老家童姓简况?
|
QQ: |
电子邮箱:tkg3526@yahoo.com.cn |
|
地址: |
|
姓名 |
童木土 |
加入时间 |
2009-10-12 10:42:26 |
内容 |
童氏宗亲网的乡亲们,有qq群吗?有空多联系!
[站长]浙江童氏QQ群80527380
|
QQ:312274781 |
电子邮箱:tmtd19618@tom.com |
|
地址: |
|
姓名 |
童 仕明 |
加入时间 |
2009-10-09 9:49:14 |
内容 |
童氏家族激励子孙勤学苦读有妙招
义乌新闻网 2009-10-8
国庆长假,城西街道蒋母塘村一些在外求学的大学生纷纷回乡过节日。据悉,该村童氏家族今年考上大学的就有25名子孙。据童氏宗亲会常务副会长童仕明统计,从2006年至今的短短4年时间里,稠西童氏家族共有60人金榜题名。
是什么让一个家族好学成风?近日,记者走进蒋母塘村的童氏家族祠堂,探寻其中的奥秘。
家族宗祠氛围浓厚
稠西童氏在义乌虽不是大姓,但繁衍至今,裔孙已经有2000多人。蒋母塘村就有座“童大宗祠”,始建于清嘉庆年间。
走进祠堂,只见“童大宗祠”的匾额清晰可见,一对老式抱鼓石历经沧桑,门内两侧墙上张贴着族规家训,厅堂正中墙壁上挂着五幅太公像,四周壁上贴满了童氏裔孙的各房、各支派的源流史话,整个祠堂渗透出庄重深沉的肃穆之气。近年来,童氏后人就是在这里缅怀、祭祀先祖。
祠堂横梁顶柱上高挂着“荣宗耀祖,金榜题名”2006-2009四年内童姓裔孙、高校录取的红榜。这是家族为考上大学的子孙特别制作的大匾,姓名、所在村、录取学校都写在匾上,一年一块。
“每次到祠堂开会、办事,逢年过节祭拜,孩子们都会注目看一看,其意义深重,嘴上不说,心里都明白。”童仕明说,“所以童姓裔孙特别是青少年求知上进的越来越多了。形成了浓厚的勤奋好学、积极上进的好风气。”
重教奖学送匾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各大宗祠留有田亩、资产,用田粮、金银钱币奖励勤学中举的状元、举人、秀才。现如今,童大宗祠、宗亲会动了脑筋,想出妙法,用送匾的办法,激励青少年勤奋学习、求知上进。
每年参加高考,被高校录取的童姓裔孙(凭高校录取通知书),童大宗祠集体制成“金榜题名、荣宗耀祖”的牌匾,一人一块,由祠堂、宗亲会组织队伍敲锣打鼓把匾送到每位童姓裔孙家里。
“送匾是个奖学的好办法,是对青少年求学上进的一大鼓励。”学生家长杨桂文告诉记者,她儿子童杨阳今年考上云南大学,家族里特地送来牌匾,对儿子的鼓励很大,“那么多人,那么大的仪式,说明大家都很重视他,是对他一路努力的最好肯定,对孩子今后的人生道路有很大的激励作用。”
72岁的童昌钧老人是一名退休老教师,他的孙女童晶晶是家族里第一个接受牌匾的子孙。说起家族中对子孙学业的奖励,童昌钧老人深有感触:“在我小的时候,逢年过节,家族里就会对成绩好的小孩进行奖励,那个时候奖励的是馒头。我哥哥就有奖励到过,让我很羡慕,就有了好好学习的动力,想着一定要和哥哥一样被奖励。”
童昌钧老人表示,这种激励的作用是无形的,孙女童真真在大学期间,整个人变得十分自信,学习也更加有劲头,这里面或多或少有奖学送匾所受到的影响。
传统与现代的相互融合
为让学子们放假回家有地方温书学习,祠堂内还专门设立了小型图书馆,藏书5000多册。一到假期,这里聚满了学生,一时间书香满盈,古老厚重的老祠堂,在子孙们勤学苦读的氛围中焕发着新的魅力。
此外,家族还为考上大学的童姓裔孙创建QQ群和博客空间,为子孙们联系交流提供了平台。童仕明说,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现在,与时俱进,创建QQ群,为子孙们提供一个互相交流学习和生活的平台,让大家在群里面畅所欲言、言无不尽,也希望借助家族联系交流群,更好地凝聚和传承童氏家族的学习精神。
|
|
地址: |
|
姓名 |
童书华 |
加入时间 |
2009-10-07 20:44:21 |
内容 |
我是江西赣县茅店镇义源村童屋小组的,在这看到童氏家族的网站,特别的激动,想和本家人认识,希望我们童氏家族团结一致,我们那里辈份是(只记得部分)如,国、诗、书、正、学、德....,其它的我不记得了,希望能和大家联系上,多交流,谢谢!13410965160
|
QQ:439895773 |
电子邮箱:jixihua@126.com |
|
地址:江西省赣县茅店镇义源村童屋小组 |
|
首页-前页-后页-尾页 页次:91/138 10条留言/页 共1376条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