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通宝(1644年-1661年)(图1),是清世祖顺治年间所铸造的钱币,是清朝入关以后正式铸造的第一种制钱。钱文为楷书“顺治通宝”,多为黄铜质。早期的顺治通宝保留了明朝制钱工艺,其版式具有明显的明朝钱币特征,后期从明钱体系中脱离出来,建立了独有的清代制钱风格。
图1 顺治通宝正面
顺治通宝,五帝钱之首
在民间,顺治通宝、康熙通宝、雍正通宝、乾隆通宝、嘉庆通宝五款称为清代“ 五帝钱”(图2)。
图2 清代五帝钱
据民间风俗,古代民间有古铜钱驱邪招福的习俗,五帝钱有避灾、挡煞、避邪、防小人、招福、招财等作用。中国人讲究彩头、吉祥,如今这个习俗还或多或少地存在。建造新居,至今民间还沿用七帝上梁钱,甚至上梁还有用八帝、九帝、十帝钱的。
顺治等古钱在江南民间还有编织成发禄钱的:将铜钱编织成平面或立体的老虎头、蝴蝶、蝙蝠、寿桃、花篮等形状,悬挂于房梁正中或新床之上,希望家人身体健康、夫妻恩爱、长命百岁、青春永驻等意。近现代仍有人把它们编织成双喜、福、寿字或八卦图案的挂件,用于定亲结婚祝寿办喜事等等,现代还有人把它们编织成顺顺利利古钱串、古钱剑、古钱如意、古钱帆船、古钱元宝等等形状的,作为古钱收藏与馈赠之礼物。
因此说,三百多年前发行的顺治通宝钱,除了它越来越稀少的收藏价值,到现在还有一定的使用与实用价值。
顺治五式
顺治钱制按照背文可分为五种,也就是在钱币界享有盛誉的“顺治五式”:
一是仿明朝钱式,面文“顺治通宝”,皆为光背无文(图3)。这种形式,主要是适应关内群众的需要,也便于新旧钱之间的兑换。
图3 顺治通宝 光背无文
二是仿会昌开元钱制,钱背文纪地纪局(图4)。如“户”“工”为宝泉、宝源两局所铸。其它有“临、宣、延、原、西、同、荆、河、昌、宁、浙、东、福、阳、襄、江、蓟、广、陕、云”等。钱重一钱二分。顺治八年钱重改为一钱二分五厘。清朝初期制钱重量不断变化,顺治通宝钱汉字钱的大小轻重差异较大。有的钱局开铸时间短,开铸不久即停铸,所以有的记局记地钱数量很少,“延”、“宣”、“蓟”,存世甚少,极为罕见。
图4 顺治通宝 背上浙
三是权钱钱也叫一厘式钱,即在背面除有局名外,穿左边铸有“一厘”二字(图5),比前一种少了“延、西、荆、襄、云”五局。“一厘”是指权银,一文铜钱折银一厘,一千文铜钱值银一两,此钱从顺治十年时铸行,到十七年停铸。各局所铸不尽相同,大小轻重有变化。
图5 顺治通宝 背浙一厘
四是满文钱,面文为“顺治通宝”汉文,背文则用新满文(图6),穿左右满文为宝泉或宝源,规定每钱重一钱二分,顺治十四年因停外省铸钱,因此仅在北京铸行。
图6 顺治通宝 满文宝泉
五是满汉文钱,面文“顺治通宝”汉文,背文纪局名改为穿左为满文钱局名,穿右为汉文钱局名(图7)。顺治十七年,户部商议决定重开各省钱局,除宝泉、宝源两局所铸制钱仍为满文钱局外,其它各省钱局所铸钱背文都为满汉文钱,共有十二局:即“临、宁、原、宣、同、江、东、河、蓟、昌、浙、陕”。此种钱式制作较好。铸量最多,存世也较多。
图7 顺治通宝 满汉文宝浙
顺治通宝中寓意吉祥的钱币
顺治通宝因为钱文有“顺”字,每一枚都带有顺利、吉祥之意。其中以下几款尤为民间所喜爱:
一是顺治福。从顺治五式来看,带有福字的有顺治背上福、顺治福一厘这两种明显的样式。顺治通宝满汉福这种多属于试铸性质的,存世量很少。
二是顺治昌,分为顺治背上昌以及顺治昌一厘。因为顺治的福、昌一般字眼比较好,所以大多数也用作房梁钱和发禄钱。同样顺治通宝中其他用作房梁钱和发禄钱的也可以作为民俗吉祥钱来收藏。
三是民俗老刻花钱和朱砂钱。朱砂钱涂的是朱砂,用以避凶趋吉的。
四是有顺治花钱,这种花钱还是开炉钱性质的,也就是某个钱局在大规模开始铸钱之前,先试铸一些样式的钱,一般也较为少见。
至于顺治宫钱性质的,基本上不是顺治一朝铸造的,而是顺治以后的朝代铸造的,多属于纪念性质的,当然也是很少见的。
顺治通宝,价值几何?
从上世纪80年代末至今,顺治通宝等清代钱币一路攀升、屡创新高,具备了相当强的投资价值,一些人更把它作为投资手段之一。
由于顺治通宝等五帝钱具有以上收藏、使用、投资三大价值,加上其官铸属性,故而成为百姓最喜爱的古钱币之一,
作为五帝钱之首的顺治通宝,其发行时间仅仅短短的18年(雍正通宝是13年),其存世量在清钱中仅仅略少于雍正钱,目前雍正通宝普通品已经达到300-500元,美品更高、极美品千元以上,而顺治普通品尚在100-200元间,美品、极美品也尚在300-400百元间。因此顺治通宝,尤其是美品顺治与稀少版顺治,未来的发展趋势仍然有比较大的空间。收藏与投资者可以密切关注。
(童乾阁童晓编辑整理 咨询电话1306464713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