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杭时传
童杭时(1877-1949),又名德椿、荫乔,字萱甫,号愚隐,别号枕溪,浙江嵊县(今嵊州市)下王镇人。自幼好学,擅长古文、诗、词,弱冠乡试中秀才。后来,他目睹清政府腐败无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因弃科举仕途,寻求救国真理。
1905年,在绍兴大通学堂参加光复会。他将平日写作编为《积厚轩议论集》,徐锡麟阅后,十分赞赏,欣然作序。1907年,徐锡麟在安徽举义,壮烈牺牲,浙江起义计划也受影响,秋瑾英勇就义。杭时突围后,东渡日本,参加同盟会。回国后,入浙江法政学校,以学习为掩护,与浙江省光复会、同盟会取得联系,继续进行革命活动,1911年9月15日,积极参与攻克杭州。
民国成立,任浙江共和法政学校校长,从事培养法政人才。1913年,当选为浙江省首届省议会议员,接着,又被选为国会参议院议员。袁世凯称帝,他积极投入护法讨袁运动。当国会被非法解散后,又去日本,跟随孙中山革命,并入东京法政大学深造,获法学士学位。1917年回国,随浙江护法军南下广州,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参议,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负责立法工作。不久,杭时被委派为国民党浙江省主持人。在此期间,他经常与中山先生往返于北京、上海、广州之间,并一度任大理院庭长。
1925年,他任浙江省实业厅厅长,主办了闻名国际的西湖博览会。以后,历任最高法院民庭庭长,福建省高等法院院长。在二十年代,曾轰动全国的黄慧如和陆根荣主仆恋爱一案,初审、二审法院因顾虑黄家财势,判被告陆根荣四年徒刑。经上诉到最高法院,杭时极力主张陆、黄自由恋爱,不能因为主仆关系而将一方判罪,决定撤消原判,无罪释放陆根荣。又福建闽侯郊区农民黄三弟,拒绝省建设厅长霸占祖坟遭殴打。由于双方势力悬殊,黄被地、高二院判处死刑。经高级法院复审时,杭时办理此案,不顾原告一再仗势要挟,将黄三弟死刑改判,当时被传为奇闻。
杭时也很关心家乡。1905年,创办下王养圣两等小学堂,便利乡村子弟入学,发展了山区教育。1935年,他闻嵊县灾情严重,不忍乡民流离失所,函告协和乡组织赈灾会,并拨俸一千元,以五百元赈灾,五百元助养圣两等小学堂建造校舍。
杭时于1938年引退。抗日战争胜利后,在重庆参与重组光复会,为副会长。1949年患肝疾在杭州病故,年七十二。遗作有《积厚轩议论集》、《财政刍议》、《浙江实业行政计划书》、《经济学》、《中华国诗三百首》等著作。
童济时传
童济时(1886-1943),又名德淼,字济川,号渠轩,浙江嵊县(今嵊州市)下王镇人。幼好学,性豪爽,喜与杭时等兄辈纵论天下形势,以“闻鸡起舞”自励。稍长,结交平阳党竺绍康,于1904年与竺绍康、谢飞麟、王金发、周志由等在嵊县成立“大同学社”, 秘密进行反清活动。后入绍兴大通学堂。
1905年2月随徐锡麟按照蔡元培、陶成章“积极联络会党,准备起事”的指示,历诸暨、义乌、缙云、东阳、嵊县,策动革命。次年,他随徐锡麟东渡扶桑,入东京警监学校。当时,孙中山在东京宣传革命,发起成立同盟会,济时坚决拥护,为第一批同盟会会员。不久,他受徐锡麟委派回国,联络东南沿海各省志士。后徐锡麟回国创办皖江巡警学堂,命济时返绍兴,联络秋瑾共同起义。不幸刺安徽巡抚恩铭事失败,锡麟、秋瑾等先后壮烈牺牲,济时幸而得脱。
民国建立,济时入浙江法政学校,后任浙江省议会议员,金(华)、衢(州)、严(州)地方检事厅厅长,继任杭县地方审判厅推事。因他坚决反对袁世凯帝制,离浙江南下去广州。1918年,任护法军政府大理院庭长,曾代理院长。北伐后,济时在浙江、上海等地从事法律工作。
1937年,日寇侵华,上海沦陷。日寇知济时曾留学日本,逼他任伪上海市高等法院院长。当时他正忧愤民族危难,山河破碎,对日寇的无耻要挟,断然拒绝。他对妻子讲了一段历史,说:“此事若在锡麟、秋瑾等先烈,他们当何如,那是不必说了。若在一般老百姓,又将何如?我父亲是个平民百姓,当我要去大通学堂时,父亲对我说,为国家民族大计,求政治改良,儿当立大志有所为。后来我受清政府通缉追捕,家里也受株连,但父亲却加意勖勉,他说,“家里事,一应祸祟我担承,你放开手脚干。”济时说服了妻子,毅然冒险离上海回嵊县。曾组织四维、协和两乡自卫队,抗击日军。1943年在丽水法院任内逝世。
(嵊州市旅游局 童剑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