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氏世系分佈圖:福建。 說明1︰文字記載年代順序,上古下近。 2︰世代符號"–"代代銜接,"…"隔代銜接。 3︰粉紅色文字為未知。 | |||
1.[1] | 大業公魯徐州(今江蘇與山東交界)淮士司戶,子朝魁公河南光州汝寧府都尉,孫其中公(號萬松)885年隨王潮大軍南下入閩,住過福州、漳州,後擇地龍岩漳平市永福長春(今陳村)居435年。 9世祖永賢、永輝、永元、永肅,永元一家族30多人,宋紹興(1131~1162)遷連城北團鄉、遷浙江奉化江口鎮、遷浙江常山縣。 元末1344年龍岩永福長春陳村後兵革之亂,童學科遷際頭,童學恭遷南靖和溪蕉塔(今南靖和溪),童學顏居祖地。學顏派下多人被朝廷抄斬、逃溪自盡。 學恭後裔:福建漳州(華安、南靖、平和)、龍岩市(漳平)、廣東潮州、惠州、廣西橫縣、浙江常山、奉化縣江口鎮、台灣淡水、板橋、土城、萬里、基隆、中和、桃園、楊梅、新店…世界。 |
||
4. | 【紹興舍浦童氏宗譜】︰黃巢之亂,南城裔長子模避饒州德興,次子楷避建州甌甯(福建南平市建甌市)。 童恢…童宗說…童楷(黃巢之亂避徙甌甯)–童穎–童欽–童參(註)、童彥。 註︰參公(號甌甯),北宋開寶五年(972)孟春(正月)童參汴京修譜【宛西童氏家乘】,宰相竇儀譜中題字。 |
||
2. | 【羅源童氏族譜】:北宋熙寧11年(1078年)鼎公後裔梅派童三九從浙江紹興府富盛遷閩南平東坑羅源,祖祠建在羅源,乾隆年間修族譜,族譜保管良好。字輩:福石登文永、玉日金良盟…。福字輩:福一到福六。 明初,福建延平府(延平府六縣:南平、順昌、將樂、永安、沙縣、尤溪)三九公後裔石字輩遷安徽太湖寺前鎮。 明末,後裔童二八從南平遷居沙縣十都山頭。 清代,童浪的曾孫童添好從三明市沙縣東門遷居三明市永安茅坪村。 後裔分佈:福建南平羅源、南平桐坑、三明市沙縣、三明市永安、安徽太湖… |
||
3. | 金兵犯北宋頻繁,童朝山1126年率眷(率眷通常是率妻兒,雖族譜沒寫朝山公與萬益郎的關係,常理應是父子。)從開封南渡浙江紹興府嶸縣(嵊縣)下王村。 1127年靖康之難,萬益(萬一)郎攜四子自浙經江西避亂來閩先居寧化禾口石碧村,再遷汀州府清岩裏(今長汀縣童坊鎮),萬一郎有四子分居如下: 長子一郎公,妣曾氏,住營裏。一郎公生五六郎,妣賴氏名五四娘。十三郎是一郎的孫子(註1),妣曾氏、杲氏。 次子三郎公,妣賴氏,住竹下。三郎公生一子︰四郎,妣胡氏。 三子五郎公,妣劉氏,住樓下。五郎生三子︰1三九郎,妣黃氏。2三伯郎,妣李氏。3十三郎(註1),妣曾氏、杲氏。 四子九郎公,妣羅氏,住大屋下。九郎生四子︰1七郎(太郎),妣張氏、李氏。2十三郎(註1),妣曾氏、杲氏。3十四郎(註2),妣鐘氏。4二十七郎,妣胡氏。 十三郎于宋甯宗開禧元年(1205)由青岩裏童坊(今長汀縣童坊鎮)遷居連城(為連城一世祖),連城六世四四郎公為福建上杭始祖(今永定縣峰市始祖)。 永定字輩是:祖宗積德、源遠慶長、文章華國、大振家聲、崇正守道、存厚永昌。 連城祖先遷徙資料皆有記載,族譜非常完整有24本,目前籌備十修族譜。十三郎後裔分佈:閩、贛、兩廣、浙、兩湖、皖、蘇、黔、川、港、台、海外 … 註1:十三郎是一郎、五郎、九郎何者後裔?各有記載,本遷徙史皆保留。十三郎公的墳在一郎公祖墳處,且其字輩從十八世起與連城從十九世起的字輩基本一緻,僅有兩字之差。童坊一郎公墳山處有十三郎公的墳,但沒有杲氏婆太的名號,而連城水竹坪童姓墳山上有十三郎公與杲氏婆太的合葬墳,傍邊還有十三郎公孫子十郎公與黃氏婆太合葬墳,連城宗親祭祖以此及懷親堂為主。一郎公三郎公五郎公九郎公及連城十三郎公各稱為本支始祖或稱為一世祖。 註2:【雁門童氏九郎家譜】【清流五修雁門童氏家譜】載︰十四郎裔孫大經公(乳名千九郎公)于南宋理宗淳佑十二年(1252)遷入清流長校留坑,為清流長校(四堡)留坑始祖,大經公曾任新羅刺史十年。 |
||
4. | 金滅北宋童志賢從巢、蕪二縣避亂入閩,擇居建陽水吉城東南隅。1999年童進禮修譜【福建建陽】堂號:懷德堂。 | ||
4. | 南宋末年江西南城童氏,朱熹的學生,跟隨朱熹到武夷山,定居南平市建陽美溪,曾任南宋高官,退休遷江西鷹潭市余江縣中童鎮。 後裔分佈︰福建南平市建陽、江西鷹潭市余江縣中童鎮、鷹潭市童家、鷹潭市貴溪縣。 童化平宗親網路校對: 建陽美溪始祖是無手翁(又稱無號翁)是唐乾符五年(878年)從安徽南樹下搬遷來。江西中童的始祖是童秦(國師公號鳳崗)唐時搬遷江西楊坊的(現在的中童)。 況且我有老家譜為證。敬請尊重歷史,遵循族史! 正淙︰謝謝童氏宗親網路提供童氏遷徙資料,以上二者皆保留,主因都沒有照相族譜寄給我,我無法正確判斷是世系重疊(兩者皆對)或那一方對或錯。 請建陽美溪宗親及江西中童宗親以您的族譜記載為準。 |
||
5. | 宋嘉定初年(121?年)童吉公從浙江桐廬(裡童)遷閩壽寧縣鳌陽鎮禾洋村,後裔繁衍到浙江泰順。康熙年間分支懷興公遷3福州赤岸。乾隆年間分支迂晉公自浙江泰順四溪遷福建福鼎。童新生宗親依祖譜更正:老童…童恢公(字漢宗授丹陽太守經過40代左右)…崇敬公(公號南城先生寧波祖經過15代左右)…懷興公(福州長溪赤岸祖經過10代)…迂晉公(泰順一世祖迂晉公自3福州赤岸抵泰順半領距今600多年)…克淵公(於光緒27年自泰順遷至福鼎翁潭)。 以上二者皆保留,如認為源頭記載不同,請到福建壽寧縣鳌陽鎮禾洋村查譜,或將來用DNA比對尋根確認源頭(桐廬裡童或南城先生)。 |
||
6. | 《泰寧縣誌》與【泰甯龍湖童氏族譜】始修︰明初童復誠筆譜載︰童啟和(諱關號傲州)祖居南京任官,元末童關攜僕人馬入閩泰甯縣龍湖鄉。 【泰甯龍湖童氏族譜】永樂17年(1419)童再興二修。 因隔久未再修族譜,族人遷徙外地,無法查知,1851年童曰蛟纂參考古譜,以本支三修族譜【粹臺童氏房譜】︰宋元之際,童啟和(字童關)自建康(南京)渡江入閩,居三明市泰寧縣龍湖黃茅坪。本支始祖童心泰號粹臺,明末清初人,至今繁衍25代,泰甯龍湖童氏近2000人。 |
||
7 | 童宗說後裔童四六任教諭,元朝至元1271年從江西撫州市黎川縣出宦福建清流。子4:一郎居清流。二郎遷徙福建3連城。三郎回遷原籍江西(南城、黎川、臨川)。四郎遷居3寧化石牛,四郎部份後裔回清流,四郎部份後裔遷3永定縣。四六公後裔分佈:閩粵贛三省,閩西南地區與3(九郎公–十四郎…大經公後裔)相疊,廣東英德、興寧、清遠。江西撫州黎川、臨川、贛州于都。 | ||
8. | 童聚(翼正公)1355年(32歲)從朱洪武舉義師抗元,軍功明威將軍、陛世襲指揮簽事,洪武16年(1383)卒。誥命賜葬故鄉直隸和州(安徽)含山桐城鄉東九都。誥命子孫國鼎、國真、文泮世襲為官遷泉州晉江。後裔:紹興、德清、泉州、連城、同安、南安、石獅、晉江、德化、廈門、金門、台灣、印尼泗水… 聚–國真–璋:任浙江湖州德青縣丞,立籍。 聚–觀音保–元瑜–淳–華:貢生出身任汀州府連城縣,立藉。 聚–觀音保–元瑜–淳–富:進士出身任浙江紹興府會稽縣丞,立藉。 聚–觀音保–元瑜–源:世襲官職,居泉州城吳塔巷,後裔分佈晉江(大部份遷海外)註1註2、台、港、澳、印尼、新加坡、菲律賓、澳大利亞 …。 聚–觀音保–元瑜–流:開基同安下琦鄉,後裔分佈同安、廣東饒平(註3)、金門(註3)、印尼泗水(註3)馬來西亞(註3)、香港(註3)、台灣。 聚–觀音保–元瑜–汶:開基泉城并德化縣上洋鄉。 聚–觀音保–元瑄–真助:後裔同安、南安、台灣、世界。字輩:願真弘允世崇應任子元、瑛文章華國詩禮傳家寶、雲礽連用功鵬程衢萬里、瞬息羽翰通。 聚–觀音保–元瑄–真碩:後裔同安埔尾三都感化里蔡垻鄉、石獅、任畬…。 註1︰奮騰是晉江英林鎮伍堡村童氏開基祖,古譜已失,依泉州各地同宗抄錄【舊譜】︰乾震後裔分佈︰晉江33、39、41都、南安22都、泉州五塔巷。 聚(1324~1383)–觀音保(?~?)–元瑜(?~1456)–源(1429~1499)–祥(145? ~1529)–乾震(148? ~ 1531)–養璞(152? ~ ? )–奮騰(155? ~ ? )–暹(1576 ~ ? ) 註2︰童化平宗親認爲(合理假設)晉江英林澄江伍堡村童氏遷徙在唐宋年間,而非【童氏世系遷徙史】歸爲翼正公後裔。主因事件發生都在翼正公之前︰ (1)唐光啟元年(885年)正月,王緒與河南光州固始人王潮、王審邦、王審知三兄弟率光州、壽州數千人渡江南入閩。河南光州固始童氏(合理假設有童氏)隨王潮、王審知兄弟大軍南下入閩居晉江英林鎮下伍堡村(合理假設童氏定居於此,其後裔繁衍才有以下2、3、4的記載)。 (2)地方誌記載︰宋慶曆二年(1042年)晉江童孝揚{楊晉榜}中取進士。 (3)同村的姚姓家譜記載,姚姓始祖的祖婆是童姓。姚姓家譜記載其遷徙有近900年的歷史。 (4)村旁廟宇的碑誌︰元統元年(1333~1335年)有童姓人名。 (5)根據歷史及晉江地名辦垂詢︰晉江安仁幼善裏(即現在的英林鎮澄江伍堡)。據傳,明末鄭成功部屬洪天福據此山林抗清,世稱英雄,故名英林。 童正淙︰謝謝童化平宗親提供註2寶貴資料。回答如下︰ (1)註1有完整族譜輔證晉江英林鎮為翼正公後裔,且族史、地緣皆吻合人口自然繁衍,本遷徙史以有族譜(泉州各地同宗抄錄【舊譜】)為準。 (2)註2合理假設如果屬實,則童氏在唐(885年)晉江自然繁衍,後裔必超過10萬,人口約等於萬松公(879年入閩)、萬一公(1127年入閩)世系,但事實皆無。 (3)註2提供"晉江地名辦垂詢",煩請童化平宗親、晉江宗親幫忙查詢明朝晉江33都、39都、41都、44都,現今在晉江何處? 註3︰聚–觀音保–元瑜–流:明末清初,7世童保派裔分支廣東饒平縣黃崗鎮、11世童雀字司政遷金門。 聚–觀音保–元瑜–流–環–文連–乾…16世日興(金門)…18世清圭(馬來西亞)、18世清源泗水(印尼)、18世清潔(印尼)、19世新城(香港)。 |
||
3. | 朝山公–萬一(益)郎…?…友潤公,友潤公六子:奇甯公、紹公、敬公、應元公、福魁公、謹公。洪武年間,謹公由甯化縣桂竹寨溪南裏(是甯化縣溪南裏或永定縣溪南裏?尚在追查中)移居廣東省長樂縣清化都橫流渡低坑村連塘面裏開基(現五華縣安流鎮低坑村)。謹公為廣東五華縣安流鎮童氏1世祖。 明初另支萬一(益)郎公世系,童譚源從福建連城搬廣東省梅州,至今傳23世。 明初另支萬一(益)郎公世系從長汀清流縣青嚴童坊遷浙江衢州市常山縣輝埠鎮童家村。 |
||
8. | 【福建永春桃源家譜】明洪武年間,童宗說裔從江西南昌府進賢縣召屯遷入泉州德化縣國寶鄉上洋村/南斗村美清橋(火燒橋)。存卷大房、二房,南城堂。 | ||
3. | 朝山–萬一(益)郎…希達–信–都一郎,明初童都一郎公由汀州府遷徒居廣東河源龍川。 | ||
3. | 【清流五修雁門童氏家譜】載︰朝山–萬一(萬益)郎–九郎–十四郎世系,十四郎裔孫大經公(乳名千九郎公)于南宋理宗淳佑12年(1252)由長汀遷入7清流長校留坑,為清流長校(四堡)留坑始祖,大經公曾任新羅刺史十年。現將清流歷代外遷人名摘錄如下︰ 一、遷廣東︰三世祖天祥公遷廣東。十一世則郎公遷廣東。十二世足遠、石養、石發、石滿遷梅州市梅縣程江烏坑。十四世守維遷梅州市大埔縣,源逢遷廣東,鼎亨遷廣東,先丙遷惠州,官慶、官壽、官養、官鳳任廣東守衛所。十五世潤生、根祖、振祖、景文(妻羅氏)、年祖、選祖遷汕尾市海豐。十六世賢福、觀福、瑞生、五妹、啟德遷汕尾市海豐,紹業、紹基遷河源市龍川縣下扳橋(康熙年間)、乾發遷河源市龍川縣十二排(乾隆年間)、貞公、正泉遷廣東海川公平墟。十七世世烈、辛丙遷肇慶市恩平盛堂墟(乾隆年間)。十八世國璉遷肇慶市恩平盛堂墟(乾隆年間)。國公、端蒼遷汕尾市海豐(乾隆年間) 二、遷江西︰十一世熹公、節公江西信豐寨前墟(崇禎年間)。十三世育節、育和江西瑞金、日壽、象虹、象安江西信豐。十五世有益(康熙年間)、癸龍、辛龍江西萬載縣(乾隆年間)。十六世祖生、啟賤江西石城縣。 三、遷廣西桂林︰十三世士和、十四世觀善、十五世松廷、志廷、俊廷。十六世雲高、雲龍、雲鳳、雲鵬、雲漢、雲盛、雲新、雲旺、雲錦、雲清(註:這房子孫全部外遷,在清末時期還有回鄉祭祖) 四、遷四川︰十四世觀興、十五世九凰。(清初遷川) 五、遷浙江︰十二世辛巳、辛員其父辰公(明末清初) 六、遷台灣︰十六世潤魁父萬祖(康熙年間) 七、遷福建本省︰十一世愛公、十三世上開、上國遷上杭。十四世郡賽、榮賽遷1漳州。十八世國梁遷1漳州平和。十五世懋瑛,十六世選仁、選禮遷南平市浦城縣。十二世一仁公兄弟遷三明市建寧縣。十三世福甯公遷2沙縣。十四世文傑、廖氏遷三明市將樂縣。 |
||
3. | 朝山公–萬一郎公…十三郎公…9世誠公–10世應凰公–11世瑞公–12世希吉公–13世邦彥、邦靖、邦翊、邦護、邦韶五兄弟(註)。 註(童化平宗親提供)︰九世祖童誠明朝天順二年(1458年)任雲南經曆,四川東鄉知縣。 十世祖應凰公任南京刑部員外郎,雲南澄州府知府 (共有八兄弟)。 十一世祖童瑞三兄弟︰長璽公、次瑞公、三珊公。明正德年間(1506~1521年)童瑞任雲南直隸太侖州學訓,升湖廣麻陽縣教諭,後官遷四川擢升尚書。 十二世祖希吉公(瑞公子)。 十三世祖五兄弟︰長邦彥、次邦靖、三邦翊、四邦護、五邦韶。 童瑞後裔分佈︰樂山市犍為、峨眉市。 |
||
3. | 朝山–萬一(益)郎–九郎…昌生(遷武平)…14世子興(武平魯溪遷萍鄉市湘東區麻山鎮銅田村)。 朝山–萬益(一)郎–九郎…昌生(遷武平)…18世玉寶(武平魯溪遷萍鄉市蘆溪縣南坑鎮七保村)。 |
||
3. | 朝山–萬一(益)郎 …其山,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童其山率三子︰子才、子福、子鴻,遵召入川,由福建汀州府武平縣魯溪村途經湖廣麻城孝感入川,長子子才遷居內江,次子子福遷居南充,三子子鴻居廣安市武勝縣禮安鎮。 | ||
1. | 漳州華安高車大業公28世裔童勤(字仁旭)二子觀長、觀妹在15??年從福建省漳州華安高車遷徙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龍溪鎮白蓮湖村。 | ||
3. | 福建長汀童坊1670年遷入7清流縣長校鎮,童顯化再遷浙江常山縣輝埠鎮童家村。 字輩:啓君太八大得景鎮顯益榮與從輝崇世德文明長連盛忠良傳家法。 |
||
1. | 大業公後裔漳州童氏遷台:新絳→雁門→潼水→新絳→邯鄲→渤海郡→徐州→光州固始縣→長春、漳州南靖、龍溪、高車→北台灣 1736年(另:板橋族譜記載1683年8世仕俊公遷台淡水廳):童學恭後裔仕俊公從福建漳州府南靖縣渡台:淡水廳,今分居板橋、土城、桃園、中和。 1757年:童學恭後裔秀弼公從福建漳州府龍溪縣(今福建南靖和溪)渡台:板橋,再遷台北萬里、基隆。 1830年:大業公後裔33世祖童箬、童釘兄弟及堂弟童針(沾)3人從福建華安縣高車渡臺新店。 字輩:固始開疆名傳敬義高千古念先人肇修倫紀敢忘春祀秋嘗黍稷馨香光祖德,雁門衍派學博通經著一時思後裔克紹箕裘全憑左圖右史芝蘭秀茁振家聲。 乾隆晚期(約1790~1800)萬松公後裔從福建省漳州平和縣遷廣西橫縣,字輩:大狄天朝仁正祖德昌,今輩到正祖德。 |
||
3. | 福建連城童朝山後裔,1860~1880遷江西贛州,字輩:祖宗積德、源遠慶長、文章華國、大振家聲、崇正守道、存厚永昌。 福建連城童朝山後裔瑗公寬房派下,道光年間(1820~1850)祖享公、祖德公、箴宗公遷福州市及福州南台。 福建長汀童朝山後裔,1860~1880遷江西贛縣,字輩:…為國詩書正。 |
||
3. | 福建連城族譜非常完整有24本,目前籌備十修族譜。連城祖先遷徙資料皆有記載,遷徙江西整理如下︰ 璦公忠房︰24世遠洋公、遠湖公於清宣統(1910)遷居江西景德鎮。 徵公房︰19世峻公於清乾隆(1758)迂居江西。 禮公房︰12世向榮公、向祖公于清順治(1644)遷居上饒市。 璽公召房︰15世既郎公、足郎公于明朝天啟(1624)遷居上饒市焦石。 得昌公房︰15世有麟公、有麒公於清熙(1663)迂居上饒市玉山縣。 升公房︰16世應台公于清順治(1656)迂居上饒市鉛山縣。 升公房︰17世昌傑公于明朝崇偵(1635)迂居上饒市。 升公房︰17世昌其公于明朝崇禎(1640)遷居上饒市鉛山縣。 升公房︰18世善繼公於清康熙(1690)遷居上饒市鉛山縣。 璽公召房︰18世能豐公於清康熙(1687)遷居上饒縣。 纘公房︰19世連公於清乾隆(1740)遷居南昌市新建縣山口。 璦公寬房︰23世源輝公於清光緒(1882)遷居南昌市。 璦公寬房︰25世慶端公於請光緒(1878)遷居江西南昌市,27世裔孫文貞、文利、文孝、文壽、文廉、文信、俊飛、燕珍全家遷居臺灣嘉義、高雄。 冕公房︰16世祖授公、祖采公于明朝崇禎(1642)遷居宜春市高安。 淳公房︰19世謙公於清康熙(1695)遷居宜春市樟樹市(高安市南邊)。 璽公周房︰18世能曉公於清康熙(1700)遷居江西新昌(宜春市宜豐縣)。謙公房︰19世新保公、新梁公於清乾隆(1780)遷居江西。 璽公周房︰18世能霞公于清雍正(1731)遷居萍鄉市。 纘公房︰20世有宗公於清嘉(1809)遷居萍鄉市。 綽公房︰17世四知公於清康熙(1690)迂居吉安市安福縣武溪。 織公房︰18世思盛公、應盛公、恩盛公、息盛公兄弟於清康熙(1702)遷居吉安。 纘公房︰18世善縉公、善紳公、善經公於清康熙(1703)遷居吉安市永豐縣。 瑜公璁房︰18世鐘仁公於清康熙(1712)遷居吉安市峽江縣。 瑜公璁房︰19世祖麟公、祖增公、祖鳳公于清嘉慶(1803)遷居吉安市峽江縣。 璽公周房︰23世源吉公於清光緒(1805)遷居吉安市吉安縣。 綸公房︰22世德墊公、德鼎公于清嘉慶(1810)遷居吉安一市。 瑗公有房︰21世積麟公于清嘉慶(1814)遷居吉安市峽江縣。 禮公房︰16世魅公、春公、忠公、恕公于清順治(1647)遷居贛州市雲都紫山。 璽公周房︰24世遠紹公1918年遷居江西水灣。 瑗公寬房︰18世汝炯公於清康熙(1755)迂居贛州市。 徵公房︰20世宗泰公、先發公、宗發公於乾隆(1770)遷居贛州市。 徵公房︰20世宗啟公、宗器公於清乾隆(1795)遷居贛州市。 綸公房︰21世和羨公、積宏公于清嘉慶(1799~1806)遷居贛州市。 織公房︰21世積沂公於清乾隆(1781)遷居贛州市。 綸公房︰19世祖璦公于嘉慶(1812)遷居贛州市。 璦公寬房︰22世水養公于清咸豐年(1851)遷居贛州市。 璦公寬房︰22世德湖公、德濤公、德劍公于清同治(1864)遷居贛州市 瑗公寬房︰19世悌公、信公于雍正年間(1727)遷居贛州市。 璦公寬房︰25世榮宗公1960年遷居江西。 富公房︰23世源泰公率子任遠、重遠、紹遠、孫慶松、慶煌、慶煜、慶栓、慶增于清嘉慶(1813)遷居江西贛州市。 徵公房︰21世積源公于清道光(1830)遷居贛州市。 璦公良房︰23世源高公於清光緒(1883)遷居江西贛州市信豐縣。 義公房︰24世遠昭公、遠皓公於1949年遷江西贛縣。 璦公寬房︰24世遠明公於清宣統(1911)遷居江西贛縣。 義公房︰25世慶嶺公、慶祥公1935年遷居江西贛縣。 綸公房︰25世慶普公、慶善公、慶麟公遷居江西贛州市,慶普曾任贛州市人代委員會主任。 今贛州市︰尋烏縣、定南縣、龍南縣、全南縣…童氏大部份為朝山公–萬一(益)郎…十三郎…四四郎後裔。 |
||
3. | 福建連城族譜非常完整有24本,目前籌備十修族譜。連城祖先遷徙資料皆有記載,遷徙北京、安徽、江蘇、湖北、四川,整理如下︰ 遷徙北京市:璦公寬房:25世榮富公、榮龍公1951年從福建連城遷居北京市。 遷徙安徽: 綽公房:18世序生公於清康熙(1677)遷居安徽黃山市休寧縣屯溪長千傍。 謨公房:16世佑生公於清康熙(1697)遷居安徽黃山市休寧縣。 斌公房:17世顏公于明天啟(1625)、盛公於明崇禎(1636)遷居安徽徽州府(宋元明清四代徽州府轄境:今安徽黃山市、宣城市績溪縣及江西婺源縣)。 綽公房:17世斐公於清康熙(1680)遷居安徽江南蕪湖。 遷徙江蘇: 得昌公房:19世觀明公、觀朋公、觀生公于明朝萬曆(1614)遷居蘇州無錫。 璦公有房:16世應瑚公於清康熙年間,遷居2南京(江寧)上元縣。 遷徙湖北:璦公寬房:20世遠寶公于清同治年間(1868)遷居湖北漢口市。 遷徙四川: 綸公房:19世祖基公於清乾隆(1738)遷居四川廣元市青川縣白水鎮頭坡。 綸公房:20世育宗公於清康熙(1715)遷屋四川重慶市。 徵公房:20世麒宗公於清乾隆(1795)遷居四川?。 綽公房:21世積昂公於清乾隆(1744)遷居四川?。(資料不足,請知情宗親來函告知。) 淳公房:22世德琳公於清乾隆(1792)遷居四川重慶市。 斌公房:25世慶華公於1932遷居四川重慶市。 |
||
3. | 福建連城族譜非常完整有24本,目前籌備十修族譜。連城祖先遷徙資料皆有記載,遷徙浙江整理如下︰ 輔郎公房:10世璉公于明朝弘治年間出任浙江省遂昌縣縣丞,於(1490)年攜子秉彝公、秉倫公、秉季公、秉良公遷於遷居遂昌縣。 得昌公房:12世友哲公于明朝嘉靖(1540)遷居浙江紹興。 昂公房:15世繼本公于明朝萬曆(1612)遷居淅江紹興市。 得昌公房:12世明哲公、秉哲公于明朝隆慶(1572)遷居浙江?(請知情宗親告知地點) 得昌公房:12世元哲公、銀哲公于明朝天啟(1624)遷居浙江?(請知情宗親告知地點) 得昌公房:14世三潮公于明朝萬曆(1614)遷居浙江靈州?(請知情宗親告知地點) 得昌公房:15世阿苟公于明朝崇禎(1630)遷居淅江金華市。 升公房:16世應宗公於清康熙(1664)遷居淅江嵊縣。 綽公房:18世冬生公於清康熙(1696)遷居浙江遂安縣十三都樟村。 萬一(益)郎後裔童顯化1670年從福建長汀清流遷浙江衢州市常山縣輝埠鎮童家村。字輩:啓君太八大得景鎮顯益榮與從輝崇世德文明長連盛忠良傳家法。國共戰亂有分支遷廣東。 義公房:16世世傑公於清朝康熙(1670)遷居淅江衢州市。 徵公房:19世祖述公於清乾隆(1770)遷居淅江衢州市。徵公房:19世純公于清嘉慶(1799)遷居淅江衢州市。 綽公房:20世魯宗公於清乾隆(1773)遷居淅江衢州市。綽公房:21世積康公于清嘉慶(1814)遷居淅江衢州市。 |
||
3. | 朝山公–萬一(益)郎…十三郎…四四郎(註)後裔福建連城遷廣東省,有: 四四郎公長子:6世友誠公約1314年出任梅縣縣尹居鬆口,至11世潭源公遷入梅縣到車。後裔:梅州、梅縣、蕉嶺、興寧、五華、大埔、河源、汕尾。 四四郎公之子:6世友謹、友謙、友訓1321年隨父四四郎遷居永定峰市。友謙次子大和遷廣東大埔,妻許氏生二子:永安、師保。師保遷大埔石門嶺。 連城和永定屬共一支系的,所以字輩一樣,即:祖宗積徳、源遠慶長、文章華國、大振家聲、崇正守道、存厚永昌。 註︰四四郎一妻二妾共生八子: 妻,傅氏︰連城娶傅氏生四子:友誠、友評、友論、友諒四兄第均住連城。 妾,陳氏︰元朝中期(約1325年)四四郎公到永定峰市(原屬上杭峰市)經商,娶陳氏生一子:友謹,號千二郎,居峰市下水灣裏信美村。 妾,謝氏︰又娶謝氏生三子:友謙、友訓、友誼。友謙、友訓居峰市,友誼居仙師池溪村。友謙次子大和遷廣東大埔,妻許氏生二子:永安、師保。 |
||
3. | 朝山公–萬一(益)郎…十三郎…四四郎世系,四四郎為福建上杭始祖(即現在福建永定縣峰市始祖)。永定遷往外地的宗親有: 1、友謹公房: 五世:秩三郎公遷廣東省梅縣松東中村坑。秩郎公遷廣東梅州市大埔縣大靖桐坑。 六世:百五郎公遷廣東省河源縣。百七郎公遷廣東省大安石子溪。 七世:玉潭公遷廣東省惠州市。玉盛公遷廣東省河源縣。 八世:世意、世德、世慈公遷廣東省。 九世:子珠公遷廣東省河源縣。( 2011年在宗親網上找到,現已有來往 ) 其中:長房居河源市東源縣澗頭鎮、二房居河源市紫金縣臨江鎮、三房居河源市連平縣油溪鎮、四房居河源市連平縣忠信鎮。 十世:顯榮、顯富、顯貴公遷廣東省河源縣。 十三世:惟一、常一公遷廣東省河源縣。 十六世:翰華公遷廣東梅州市大埔縣青溪石市枋垻。 二十世:慶棠居台灣桃園龍潭鄉。 2、友謙公房:三世:大和,號千四郎遷廣東梅州市大埔縣,配許氏生二子, 長子:永安,配張氏生四子:德海、德聰、德宗、德廣。後遷揭陽市惠來縣、汕尾市海豐市、饒平、梅州市平遠縣、廣州、汕頭。 其中:德廣一支遷汕頭普甯雲落,2011年在浙江淳安年會時找到了,現有聯系。 次子:師保,遷廣東梅州市大埔縣石門嶺。 3、友訓公房:六世:念二、念三、念四郎公遷外地,詳細地址沒記載。 4、友誼公房: 四世:慶甫公,遷廣東省英德市,字輩:文英連真正、益偉賢茂盛、有志守宗業、時逢家道興、亦世其昌顯、仁義積得深、光輝耀祖廣、乾坤定高升。 六世:德鳳公遷永定縣湖雷鄉羅灘村、德貴公遷永定縣合溪鄉合調村。 |
||
3. | 福建連城族譜非常完整有24本,目前籌備十修族譜。連城祖先遷徙資料皆有記載,遷徙兩廣、港澳,整理如下︰ 遷徙廣東: 玉公房︰12世鐸公、俄公、鋒公、長公于明朝嘉靖(1530)遷居廣東湛江市雷州市、徐聞縣、遂溪縣。 諭公房︰14世烏公、紅公于明萬曆(1605)遷居汕尾海豐。纘公房︰16世秉睿公於清康熙(1687)遷居海豐。珊公房︰17世逢春公於清康熙(1700)遷居海豐。 禮公房︰16世遵熹公于明朝崇禎(1641)遷居廣東海豐縣。19世民瞻、民仰、民感、民戴、20世應播、應珍、21世逢春,從連城遷徙汕尾海豐,後裔:汕尾、海豐、陸豐、陸河。 升公房︰16世綠郎公于清朝順治(1650)遷居廣東肇慶市德慶。16世應潘公、應珍公於清康熙(1705)遷居廣東海豐洋角嶺。 謨公房︰14世開禮公于明朝崇禎(1640)遷居廣東?。(資料不足,請知情者告知。) 璽公榮房︰16世天郎公于明朝崇禎(1635)遷居廣東昭關市南雄。16世官貴公、習聖公、錫棟公於清康熙(1680)遷居廣東昭關市南雄。 綽公房︰16世秉良公於清康熙(1668)迂居廣州市。徵公房︰20世宗嚴公於清乾隆(1790)遷居廣州市。 遷徙廣西: 升公房:15世日炳公于明朝崇禎(1618)遷居廣西梧州市蒼梧縣。清康熙1690年16世應科、17世仕英、仕孔、仁登公、仕聖、 仕舉、仕雄、仕禮,從連城遷徙梧州府蒼梧縣、清遠市英德。20世緣郎由遷廣東肇慶市德慶、雲浮市。16世賜壁公于明朝崇禎(1630)遷居廣西東春縣。 璽公周房:16世欽迪公于明朝天啟(1622)遷居廣西欽州。1750~1790年,21世祖熹、24世文宗、呂宗,從連城遷徙廣西柳州。 璦公良房:23世源澄公於清光緒(1885)遷居廣西?。(資料不足,請知情者告知。) |
||
3. | 福建連城族譜非常完整有24本,目前籌備十修族譜。連城祖先遷徙資料皆有記載,遷徙湖南整理如下︰ 昂公房︰15世如鋒公于明朝崇禎(1636)遷居湖南永州市東安縣。 纘公房:17世士元公於清康熙(1675)遷居湖南株州市攸縣南鄉。 淳公房:19祖達公於清康熙(1693)遷居湖南醴陵縣。 淳公房:19世祖邁公於清康熙(1704)遷居湖南株州市攸縣。 淳公衿房:19世祖慶熹公於請乾隆(1764)遷居湖南郴州市。 淳公衿房:20世馨宗公、文宗公於清乾隆(1770)遷居湖南郴縣。 才公田房:18世汝諭公於清康熙(1700)遷居湖南醴陵縣。 漠公房:18世貴佐公於請乾隆(1770)遷居湖南常德市津市市。 綸公房:19世祖驊公於請康熙(1713)遷居湖南常德市津市市。 綽公房:20世鵬宗公於清乾隆(1770)遷居湖南益陽市。 織公房:21世積卷公、積瞻公清嘉慶(1797)遷居湖南漵浦縣。 織公房:22世德山公於清光緒(1822)遷居湖南漵浦縣。 徵公房:20世香宗公於清乾隆(1784)遷居湖南長沙市。 徵公房:19世祖曾公於請乾隆(1780)遷居湖南奎州府?(請知情宗親告知) 淳公房:15世必義公于明朝天啟(1622)遷居湖南?(請知情宗親告知) 徵公房:19世天仕公、天敘公於清乾隆(1763)遷居湖南?(請知情宗親告知) 徵公房:21世積照公于清嘉慶(1806)遷居湖南?(請知情宗親告知) 升公房:21世德升公、德林公于請道光(1826)遷居湖南?(請知情宗親告知) |
||
3. | 福建連城族譜非常完整有24本,目前籌備十修族譜。連城祖先遷徙資料皆有記載,遷徙雲南、貴州,整理如下︰ 遷徙貴州︰ 義公房:18世汝鑒公于清雍正(1730)遷居貴州同仁市孟溪關。 才公昌房:19世祖梗公於清乾隆(1772)遷居貴州遵義市團溪場。20世理宗公、琚宗公于清嘉慶(1810)遷居貴州遵義市團溪場。 璦公寬房:20世建宗公、恒宗公於清乾隆(1750)遷居貴州同一府市廖高市。徵公房:20世富宗公於清乾隆(1790)遷居貴州鎮遠府(今鎮遠縣)。 遷徙雲南︰ 法清公於明末清初由廣東河源市紫金縣遷徙雲南鎮雄,攜帶字輩︰法可仕子捷、瑞成永鼎朝、茂俊錦志定,至今二十餘代。後裔分佈︰鎮雄、彝良… |
||
3. | 福建連城族譜非常完整有24本,目前籌備十修族譜。連城祖先遷徙資料皆有記載,遷徙台灣,整理如下︰ 綽公房:23世源貴公于清咸豐(1854)遷居臺灣高雄市。 璽公召房:25世寶王孚公、寶進公於1947年~1949年遷居臺灣臺北市、高雄市。 璦公寬房︰25世慶端公於請光緒(1878)遷居江西2南昌市,26世裔孫長富公率六子由南昌入臺灣,27世裔孫文貞、文利、文孝、文壽、文廉、文信、俊飛、燕珍全家居臺灣嘉義、高雄。 綸公房:25世慶秋公、慶瑩公、慶環公、慶瑛公、慶凱公、26世長安公、長平公、長台公、長志公、長偉公、長超公、長勝公、長生公等於1947~1948年遷居臺灣台南市、台中市、臺北市定居。 謨公房:25世慶懋公於1947年遷居臺灣。 璦公良房:26世長鑒公、長波公、廿七世文龍公於1947年遷居臺灣。 富公房:27世文瀾公於1948年遷居臺灣。 |
||
3. | 福建連城族譜非常完整有24本,目前籌備十修族譜。連城祖先遷徙資料皆有記載,遷徙海外,整理如下︰ 旅居印尼的有六世祖友謹公裔孫(原遷廣東大埔石門嶺)︰童性華、童從獻、童從達、童寶琳、童寶泉等,遷徙年代約1900年前後。 旅居馬來西亞的有六世祖友謹公裔孫(原遷廣東大埔縣石門嶺)︰童性能妻池氏,其子童紹華曾任麻六甲埠中華商會主席,遷徙年代約1900年前後。 旅居印尼萬鴉的有六世祖友誠公裔孫(原遷廣東梅縣到車村)︰童淡和等人,遷徙年代約1920年前後。 旅居印尼椰京的有廿四世孫童子雨(此字打不全)童春華兄弟,遷徙年代約1930年前後。 旅居美國洛杉磯的有廿六世裔孫童運華,遷徙年代1983年。 旅居新西蘭的有廿六世裔孫童運文,遷徙年代1994年。 |
||
3. | 明初童關倫、童關榮、童關長、童關訓、童關異等從連城遷6泰寧縣朱口鎮龍湖村。( 資料不足?連城及泰寧縣朱口鎮龍湖村的知譜宗親都否定本筆資料,易引起爭議,請童關倫、童關榮、童關長、童關訓、童關異等後裔來函提供族譜,確認世系。如無族譜記載,後裔可採用DNA建立正確世系。 ) | ||
9 | 莆田童氏資料不足?可能是翼正公後裔由泉州北移莆田? 福建童志鵬提供:莆田童氏是漳州市華安縣高車大業公的後裔,但無遷徙祖資料。請知情宗親來函告知或提供族譜。 |